本文提供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影片版、注音版、純文字版、白話註解
四種版本,方便在任何情境下使用
完整心經影片課程(1)
如何透過心經,啟發智慧、解決痛苦、獲得平靜、提升生命品質
(共有24集,陸續上傳,請先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持續接收新片通知哦)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純文字版:
唐 三藏法師玄奘 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白話註解: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著) 【資料來源】報佛恩網
本文共為七大部份:
一、總綱分
二、色空分
三、本體分
四、妙用分
五、果德分
六、證知分
七、秘密分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注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
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般若的核心,是攝取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文約義深,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寶。今融會大德們的注釋,結合自己的點滴體會,簡要地講解此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先釋經題。般若是梵語,翻為智慧,也稱無分別智,故非一般所說的聰明智慧而是指能照見真空實相的清淨智慧,或譯為妙智,是指能通達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的大智慧。「波羅」翻為彼岸,「密」翻為到,「多」翻為上,意即智慧觀照,息妄顯真,到達解脫彼岸之上。也有把「多」字解為定的,意即解脫生死煩惱之大定。「岸」是假名,也無所謂彼此,以迷妄顛倒假名此岸;靈明覺照,假名彼岸。「心」是指常住真心,又因般若為諸佛之母,此經又是大般若經的心要,故稱心。「經」有恒常的意思,諸佛言教,莫能改動,故曰常;又有「徑」字的意思,是修行成佛必經的路徑,又梵語「修多羅」譯為「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天台宗解釋經典先講五重玄義,即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般若波羅密多是法,故此經是單法立名,(如佛說阿彌陀經是單人立名;妙法蓮華經是法喻立名。)是以實相為體,以觀照為宗(宗即修行綱要),以度苦為用,以熟酥為教相,在五時八教中,屬第四般若時。佛說般若歷時最長,計二十二年,帶通教、別教二權理,正說圓教實理。
全經可分為七部分:一、總綱分,二、色空分,三、本體分,四、妙用分,五、果德分,六、證知分,七、秘密分。作此七分,層次清楚,綱舉目張,易於理解。
一、總綱分
此分總的攝持心經主要含義,即修甚深觀照法門,照見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證無上菩提。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從菩薩大悲濟世,尋聲救苦來說,名觀世音;從菩薩智慧廣大,觀照無礙來說,名觀自在。從悲德與智德立此二名。菩薩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為利濟眾生,現菩薩身。
觀自在的「觀」字很重要,修心關鍵在一「觀」字。此觀並非眼觀,而是回光返照,觀我非空非有、寂寂無念、了了常知的本來覺性,這是修心的總訣。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須臾之間,攝念觀心,薰成無上大菩提種。」又:「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觀心法門在初下手時,必先放下一切妄想雜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觀看自己當下的心念,這時定覺妄念忽生忽滅,奔馳不停,要既不隨逐流浪,也不著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無可遣除的。久觀純熟,妄想分別便能逐步歇落,達於空寂。這是慧以資定,楞嚴經所謂:「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時要繼續前進,時時處處從寂定的性體上,起觀照妙用,這是定以資慧,久久便能達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華手經說:「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觀自在」便是常寂常照,了了見性,自在無礙的意思。「菩薩」具體稱「菩提薩埵」。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指一切眾生),合稱「覺有情」。菩薩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覺覺他為行願,功行圓滿,便成為福慧具足的佛陀。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行」即修行。「深般若」是對淺而言。凡夫無明障覆,般若不開;二乘人只證我空,知五蘊假合,並無實我,但不明法空,不明五蘊諸法,也是緣生性空,並無實法,所以見理不徹;至於初發心下位菩薩,觀力微薄,都是淺小智慧,不能叫深般若。惟有像觀自在這樣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能以甚深智慧覺照,而證入定慧圓明,自在無礙的境界。「時」正是寂照同時,體用不二的時候。
「照見五蘊皆空」
「照」即般若觀照,「見」即親自證知。菩薩依實相般若之體,起甚深觀照般若之用時,證知五蘊身心等一切諸相,無不是運動變化,幻生幻滅,其性本空。實相之體,猶如鏡體,五蘊諸法,比喻塵垢,般若妙智,正像鏡光,觀照功夫,則如磨鏡,鏡體本具光明,雖為塵垢所障蔽,光明不失,若用功磨擦,自然垢盡明生。楞嚴經所謂「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
「五蘊」即色、受、想、行、識。凡眼、耳、鼻、舌、身五根,色、聲、香、味、觸五塵,以及宇宙間一切物質現象,都屬色法,因為是有形色、質礙之物。「受」即感受,是五個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想」即想像,是想心所。「行」即造作,是思心所。「識」即了別,是八識心王。這四者都是心。此色、心二法,皆是因緣所生,也即各種條件和合而有,並無自性,所謂緣生性空,故曰「五蘊皆空」。五蘊之性雖空,但體即真空,譬如波相雖幻,但體即是水,水與波是不一不異。這裡的「照見」如渡船,「五蘊」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過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諸相非相」即「照見五蘊皆空」。如果照見五蘊皆空,那麼自性大光明寶藏,便全體現前了。
「度一切苦厄」
身心痛苦不安,叫苦厄。般若不開,苦厄未除,不能叫度。苦厄歸根屬於心,度心只有仗甚深般若。照見五蘊本空,心便得解脫自在。凡夫不明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蘊的實質,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長劫沉淪於煩惱此岸。若能照見事事物物一切諸法,自性本空,就能破除我、法二種執著,不被見思、塵沙、無明種種粗細煩惱所纏縛,而能解脫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出離世間、出世間的一切苦厄,所以說度一切苦厄。
二、色空分
此分說明五蘊諸法,與真如空性,無二無別。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裡所說的「色不異空」等四句,正是對立統一規律,在佛教哲理上的反映。據文獻報導,在現代科學領域裡,已以實驗表明微觀粒子不僅具有顆粒性,並具有波動性(如無線電波)。正像有些科學家所指出,所謂顆粒只是場強較高的空間,其中並無一物,這不是「色即是空」嗎?在宏觀世界裡,已以實驗證明「空生萬法」的論點。如天文編號為:M八七無線電波星雲旋系能從非物質的無線電波區,噴出長達一萬光年的光炬,其中是高速高能電子,這種從非物質之中,也即從虛空之中,能射出物質,這不是「空即是色」嗎?心經關於色、空問題的精闢理論,正由科學實驗不斷證實。但這些僅是從物質世界方面,說明緣起性空,變幻無窮的情況,藉此作為比喻。實際上心經所說的涵義,則是大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所徹證的、超邏輯的「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楞嚴經)、色空不二、性相圓融的圓覺境界!
當大弟子舍利弗,向觀世音菩薩請問般若法門時,菩薩便以親身所證答之。「色不異空」就是說萬法因緣所生,其性本空;「空不異色」就是說,其性雖空,而不礙因緣和合,生起萬法。故曰「不異」。不異就是無差別、無二相的意思,也就是不離,說明並非離色別有空,離空別有色。又進一步說明,色與空不是二法,現象與本質不二。譬如水與波不二,同是濕性。又如鏡與影的關係,所現的影,就是能現的鏡。空是自性本具的真空,色是自性本具的妙色。楞嚴經所謂色身、虛空、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不但真空自性與物質不二,而且與種種心念,也是不二的,所以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有形之相,與無形之相,都與自性無二無別。影雖多種,同為實相。總之,覺性如寶珠,五蘊如珠體所現的五色。這就說明了色空不二,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是宇宙間事事物物的真理和實相。
我們在觀心、看念時,寂寂無念,即真空;了了常知,即妙有。若能於此處悟入,便能徹悟空有不二,性相不二,體用不二,寂照不二,逐步證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了。
三、本體分
此分說明本來之體性,實無生滅、垢淨、增減等相,無相之相,正是當人的本來面目。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菩薩又告舍利子:此五蘊諸法的真空實相亦即本覺理體,是本來無生,故亦無滅;本來不垢,故亦不淨;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此六字,正顯示人人本具的絕對心體。此心體離一切虛妄對待諸法——人我、是非、順逆、得失、美醜、憎愛。分別既息,則無分別之妙智,昭然現前,非空非有,無實無虛,法爾如是,所以叫本覺,或本體。
我們如能時時返照這本來不生不滅的自性,便知現前念念生滅的,無不是空華幻象,因而不取不捨,自然隨順法性,歸於空寂。而念佛之人,執持一句名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聲相依,明明歷歷,念念轉化習氣惑業,而達到一心不亂,這正是由觀照般若,而達實相般若。所以般若與淨土二門,畢竟不曾分家。
四、妙用分
此分由體起用,空一切相。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文中有許多名相,先作一下解釋。「五蘊」的蘊是積聚的意思,亦叫五陰,「陰」是能遮蔽真性的意思。前已講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名十二處。「根」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六識;「塵」是染污的意思,能染污真性。「十二處」的「處」即方所,就是說根在內,塵在外,眼對色,耳對聲,各有一定方所,也叫十二入,「入」是說根塵互相涉入。「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即十八界。「界」是說各成界限。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識為中界,六根、六塵、六識和合成十八界。此蘊、處、界三者,通常稱為三科。主要為了破凡夫我執,根據對色、心所迷執的偏重,而有開合的不同。
文中「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簡略之詞,其內容即十二因緣,以前者為因,後者為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所以叫十二因緣。「無明」是過去世的無始煩惱;「行」是依煩惱所作的行業;這二者是過去因。「識」是受胎的業識;「名色」是在胎中尚未成形,識心叫名,胚胎叫色;「六入」即有了六根,就將出胎;「觸」是二、三歲時,不識苦樂,而能接觸外境;「受」是六、七歲時,能感受苦樂,這五者是現在果。「愛」是十四、十五歲時,生起強盛愛欲;「取」是到處求取;「有」是有種種新業。這三者是現在因。「生」是隨業受生;「老死」是有生必有死。這二者是未來果。所以這十二因緣,包含著三世因果的道理,總不離惑、業、苦三道。凡夫是順生死流,即從無明緣行,行緣識,順次相緣,以至老死,是流轉門。緣覺從十二因緣悟道,知生死根本在無明,故首先滅去它。「滅」就是盡的意思,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亦滅,便是還滅門。緣覺觀察十二因緣流轉,還滅二門,了脫生死,而證辟支佛果。(辟支譯為緣覺或獨覺。)
「四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理。就是說生死苦果,是由惑、業集合而生,所以說「苦、集」;寂滅樂果,是由修道斷惑所得,所以說「滅、道」。「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知「苦」便應斷「集」,慕「滅」便應修「道」。小乘弟子聞佛聲教,悟「四諦」理,斷見思惑(簡單說來,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與疑,叫見惑;貪、瞋、痴、慢叫思惑),而出三界分段生死,即阿羅漢(意為殺賊、應供、不生)。
今菩薩以般若觀照,一切皆空。在真空實相中,不但凡夫所執之蘊、觸、界,皆不可得,即緣覺所觀的十二因緣法,聲聞所觀的四諦法,亦皆不可得;乃至菩薩六度萬行,其能證的智慧與所得的理體,亦皆說無,即都不可執著,都歸於空。若執著有智有得,仍不離法執、法見,仍有掛礙而非究竟。所以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不應住著於一切法,而生清淨心。總之,自凡夫以至菩薩,自五蘊以及智與得,都不可取著,因諸法本空,無所得故。這正說明,此經是大乘法門,不僅破凡夫我執之病,並破二乘法執之病,乃至無智亦無得。修行到這一境界,寂照現前,了知本無生死可斷,亦無涅槃可證,我法二空,一切無著,便證入大自在之境了。(「無智亦無得」一句,有些解釋仍作為空聲聞乘法,而按文勢,作為空菩薩乘法,更覺圓融完備。)
經文所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中「無無明」及「無老死」,是空去流轉門,就是空生死,亦即我空;「亦無無明盡」以及「亦無老死盡」是空去還滅門,就是空涅槃,亦即法空。又經文說了許多「無」字。此「無」字是自性空、無所得的意思,如果作有無之「無」解,便成斷滅了。
五、果德分
此分證果。以上明體、起用、空相,而證解脫之果德。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掛礙為因,恐怖為果;顛倒為因,夢想為果。菩薩依靠般若覺照,諸法空淨,心無掛礙,遠離顛倒,惑業究竟淨盡,功德究竟圓滿,名究竟涅槃。這是菩薩證涅槃斷德,斷盡一切妄惑。不但菩薩,佛亦依於般若,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得無上正等正覺——果超九界叫無上,不偏叫正,生佛同具叫等,遍知一切叫正覺。這是諸佛證菩提智德。可見般若是十方諸佛共由之路。
六、證知分
此分說明由證果而明白了知。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裡「故知」的「知」字,是證知,有親見實相之妙!一切諸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從此自性所出,所以稱般若為咒,即以密咒來表達此真空實相。般若無所不包,所以叫大;神妙莫測,所以叫神;無所不照;所以叫明;無可比擬,所以叫無上;無與倫比,又畢竟平等,所以叫無等等。「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二句,是說以智慧覺照,能轉化、滅除一切惑、業、苦果,是真實不虛的,這與「度一切苦厄」一句前後呼應。
七、秘密分
此分是以密咒表不思議心地。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以上是顯說般若,這是密說般若,以咒總結全文。因心地微妙,不可用言語來表達,故以咒表達之。咒是佛菩薩的真言密語,所以一向不翻,如果至心持誦,便能滅罪生福,速成佛道。
總之,般若觀照是大法門,是諸佛之母,若能當下回光返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無住而生淨心,離相而證實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實受用。
完整心經影片課程(1)
如何透過心經,啟發智慧、解決痛苦、獲得平靜、提升生命品質
(共有24集,陸續上傳,請先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持續接收新片通知哦)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輕快版)
YouTube · K
2011年6月13日預覽
3:44:12
中國經典動漫系列漫談心經完整版3 44 11
YouTube · 蓬萊-群仙島
2016年11月8日預覽
1:07:39
佛教心經-動畫ZN(完整篇)
YouTube · 張顯宗
2015年3月12日預覽
28:26
HD高音質I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I 粤语I (完整版)
YouTube · NSR Chinese – New Southern Records Malaysia
2020年2月25日
全部顯示心經 › lawbook › 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 …小菩薩念心經完整.MOV – YouTube › watch
心經完整版的影片
1:24
可愛小菩薩,念心經~完整版喔!!
2011年9月17日 · 上傳者:093ZEN
「心經完整版」的圖片搜尋結果般若波羅蜜祖壇金剛經黃慧音自在菩薩注音觀自在觀世音菩薩波羅大悲咒般若心經imee ooi
訶般若
心經金剛
心經全文
佛經
「心經完整版」的圖片搜尋結果
全部顯示
意見回饋
全部顯示
心經完整版﹝如是我聞﹞ – a.a.a…….alliage~~~ – udn部落格
2010年9月12日 —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峰山中。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注音版、純文字版、白話註解 – 樂皮斯 光明彼岸成就之路
【心經最完整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注音版、純文字版、白話註解- 樂皮斯. … 歡迎分享給好友佛經杯心經杯大悲咒心經杯子304不鏽鋼保溫杯車載佛經杯活水六字真言水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解釋、注音、朗讀) › promo › xinjing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完整版@ 台灣嶺南 – 隨意窩 › joekuo888 › twblog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 …
心经(完整版) – 百度文库 › view
轉為繁體網頁
2012年10月22日 — 心经(完整版) – 玄藏法师译本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中下三卷完整版 – › …
bō rě bō luó mìdu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三卷-真經之上、中、下卷完整注音版附:阿彌陀佛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下卷真偽的開示八月的一天,梁居士來訪…
相關搜尋
心經全文
般若波羅蜜 多 心經 PDF
心經 咒語
心經 解 義
⋯ 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下載
心經輕快版
心經 譯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輕快版) – YouTube› watch
心經完整版的影片
14:38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
2011年6月13日 · 上傳者:K
佛家心经完整版_心经入门网 – 心经全文 › xjqw
轉為繁體網頁
2019年7月2日 — 但是想要达到这个效果,就是需要师兄知道心经的原文,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心经的完整版吧! 佛家心经完整版.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 …
珍藏: 《心經》原文及譯文(完整版)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洁净精微
2020年1月11日 — 為了方便有緣人感悟,特將《心經》的原文,譯文,注音版皆進行整理。願您領悟般若空性智慧! 珍藏: 《心經》原文及譯文(完整版).
心经完整版_ 搜索结果_哔哩哔哩_Bilibili › all › keyword…
轉為繁體網頁
点击查看更多相关视频、番剧、影视、直播、专栏、话题、用户等内容;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bilibili是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这里有及时的动漫新番,活跃的ACG氛围 …
翻譯更完整版的般若心經!! – 宏元準提觀音共修園地(PIXNET … › blog › post
翻譯更完整版的般若心經!! 前言: 般若,此是梵語,中文意約為妙智慧。是學佛者必修課程,學佛若無智慧,則無法斷煩惱、無法度眾生、無法成佛道、無法了生死。
用這個方法念【心經】,你的身邊和頭頂會有金甲護法神 › blog › post › 119293033-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詮理最深奧微. … 【瑪法達】2019年度12星座大預言(完整版.
2021年2月8日 · 上傳者:陳靜芳
波若波羅蜜多心經完整版 – 人人焦點 › …
波若波羅蜜多心經完整版. 2021-02-19 湖心書院.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及菩薩衆俱。時佛世尊即入三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wiki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玄奘感觀音親授記梵文心經》,此本引自愣嚴解冤釋結道場儀,為明清時期雲南阿吒力僧常用之科儀,不為歷代《大藏經》所收,底本藏於雲南圖書館. 藏文本[编辑]. 德格版《 …
賺取最高 3% 現金回饋
2本六祖壇經心經金剛經全注全譯完整版謙德國學文庫儒釋道 …› 【經書】2本六祖壇經心經金剛經全…
感情書#算命書#占星書#事業運書#運勢書#經書#宗教信仰書籍#金剛金#心經#佛經#出版 … 【經書】2本六祖壇經心經金剛經全注全譯完整版謙德國學文庫儒釋道經典國學入門 …
評分:4.9 · 146 票
賺取最高 2.4% 現金回饋
圖解心經【暢銷經典版】 – 博客來 › products
書名:圖解心經【暢銷經典版】,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5401016,頁數:256,出版社:橡實文化,作者:張宏實,出版日期:2019/08/21,類別:宗教命理.
在完整版《心經》中,佛陀和觀音菩薩都進入了很高的修行狀態! › 佛教
2018年4月26日 — 心經. 《心經》,大概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了。它的略本(玄奘法師譯本)僅260字,卻包含了其母經《大般若經》(600卷)的全部精義, …
王菲唱诵心经全文原文完整版 – 经书网› xinjingli…
轉為繁體網頁
王菲唱诵心经全文原文完整版. 来源:经书网 编辑:不休和尚 时间:2018-12-11. 导读:王菲是佛教弟子,1991年底,王菲还是只身来到美国纽约,新奇的风光让她目不暇接, …
全2冊心經金剛經+金剛經說什么南懷瑾書籍完整版無刪減壇經 … › … › 佛像/宗教品 › 佛畫/唐卡
全2冊心經金剛經+金剛經說什么南懷瑾書籍完整版無刪減壇經原文注釋白話譯文結緣佛學哲學宗教佛理入門書佛經般若波羅蜜多|
評分:10/10 · 14 則評論 · 消費:$$$
葉靈毅- 藏文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完整版) paroles | Musixmatch › paroles › 藏文版-般若波…
Paroles藏文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完整版). 葉靈毅. Paroles non disponibles. Soyez le premier à ajouter les paroles et gagnez des points. Ajouter les paroles.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標準版) – 藥師山 › …
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 內觀空性,修一切種智證十地大菩薩,此是十地大菩薩修行證菩提金蓮及度生的完整過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標準版): 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簡易版): 佛說處處經白…
全2册金刚经说什么金刚经心经完整版中华书局南怀瑾全集选集 ..› …
轉為繁體網頁
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全2册金刚经说什么金刚经心经完整版中华书局南怀瑾全集选集佛教十三经单本般若波罗蜜多书籍佛经佛学入门》在线选购,本书作者:,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照見佛法的大智慧-CD – 法鼓文化› video › detail
外版; 如是我聞;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照見佛法的大智慧-CD. 商品圖片 …
葉靈毅.藏文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風潮音樂 › TCD-2355
藏文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完整版), 42:35 … 上師塔立仁波切誦唸藏文版「般若婆羅蜜多心經」實況錄音,唸誦及唱誦二種版本,讓您一聽經文之無限奧妙。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 hycheng › jokes
雖然有人認為歐洲以科學方法研究佛教著手百餘年來,猶如在黑暗中探索,對佛教和它的教義哲學卻所知有限。 提出這種論點的人,如果仔細而且完整閱讀孔茲的佛經翻譯,恐怕會 …
珍藏: 《心经》原文及译文(完整版) – 搜狗搜索 › sgs_tc_news
轉為繁體網頁
珍藏: 《心经》原文及译文(完整版). 菩提树的风铃 2020-01-11 02:48.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 …